邹振东:假如河南官员在灾害现场向遇难者默哀
点击下方名片,关注我们↓↓↓
文丨政邦智库研究员、厦门大学舆论研究中心主任邹振东
8月3日的河南日报头版文章显示:8月2日,省政府新闻办召开“河南省防汛救灾”第十场新闻发布会,发布全省及郑州市、新乡市防汛救灾和抢险救援情况。省长王凯出席发布会并代表省委省政府,向因灾遇难的同胞、向在防汛抢险中牺牲的同志表示沉痛哀悼,向他们的家属和亲人表示慰问。会议开始时,在场人员全体起立,向因灾遇难同胞和牺牲同志默哀。
生命无常,水火无情。如果灾难降临,一个个生命被不幸夺走,政府用默哀的仪式表达哀思,是顺民意、得民心的行为,也是人民政府为人民的应有之义。
但只有少数官员明白,绝大多数情况下,默哀的场景有无数的选择,唯一不能选择的场景就是新闻发布会。
政府有太多惯性思维,开新闻发布会是其中一种。
一旦某个事件发生,需要政府发声回应,领导的惯性思维就是马上开新闻发布会。
于是,一个强大的行政机器开始启动:A小组负责收集材料,B小组负责起草文件(发言稿),C小组负责审核,D小组负责通知记者,E小组负责布置会场……
这时候,往往缺一个传播专家或顾问立即喊停:“为什么我们一定要开新闻发布会?”
倘若发布会场景单一,布置很官方,人群也单调,只有官员与记者,没有当事人,更没有民众,这样的场景不容易与民众产生连接,也不容易与民众产生共鸣。
历史人类学鼓励历史学家开展田野调查。
历史已经远去,历史和今天在哪里可以找到连接点?答案就是田野。
当历史学家回到历史现场,时间的断裂就在空间获得了连接,历史学家不仅要在历史现场发现新史料,而且要在历史现场发现问题、理解问题并寻找回答问题的钥匙。
你要研究赤壁大战,你最好回到赤壁大战的古战场,你感受着曾经吹拂古人的风,感受到与那个年代相似的气温,你就很容易在某一个相同或相似的空间点复原整个历史。
同样,戏剧学也非常重视场景。戏剧都是一场一场的,戏剧必须把各个人物安排并集中到特殊的场景,在这样的场景里,才能更好地塑造人物,增加戏剧的魅力。
几乎所有的大片,都会精心安排主角出场的场景,不是在竹海里,就是在大漠中,一会儿在巴黎铁塔,一会儿在印度集市。
如果一位编剧提交的剧本,接二连三的场景都是新闻发布会,没有一个制片人会投这个电影,没有一个导演会接这个戏。
但为什么不少政府部门不懂得增加一个“场景思维”呢?在启动一系列的行动之始,就先思考:领导的出发点和到达地应该是什么?领导与民众的连接地应该在哪里?
这样的思考,不是在作秀,而是检验我们的行政思维是不是人民思维。江山就是人民,人民就是江山,人民总是和一定的空间联系在一起。
老话说得好:从群众中来,到群众中去。说的就是要到群众的场景中去,到人民的空间与人民在一起。
那么,到底应该在哪里默哀呢?
我有一句所谓的“邹氏名言”:人群聚集的地方,就是学术聚焦的地方;人群流动的方向,就是学术跟踪的方向。
同理,人群聚集的地方,就是政府聚焦的地方;人群流动的方向,就是政务跟踪的方向。
民意在哪里表达哀思,政府就在哪里表达哀思。民心在哪里期待政府,政府就在哪里出场。
— THE END —